政务公开
发布时间:2008-12-23 16:14:00
收藏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通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高洪贤
  (2008年12月18日)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围绕“三县”建设,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剧烈变化,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开创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65.1%;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44.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36.6%。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19.8%。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围绕提速增效,狠抓质量运行和技改投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迅猛发展,带动工业经济强势增长。东宝风机塔筒、天光药业、同发风电等企业高位运行,华能、龙源完成装机20万千瓦,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全县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9.5万千瓦。技改投入是历年最多一年,完成投资2.5亿元,重点实施了天光药业中成药改扩建、益发合万吨大豆造粒蛋白等10个技改项目,开发壮筋续骨丸、三维蛋白质粉等新产品37个,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加强扶持服务,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担保555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东宝风机塔筒通过融资扩产,产能达到200台(套)。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36.1%;完成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利税5600万元,同比增长40%。
  ——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抓先进耕作模式试验示范、新作物新品种推广和种植结构优化,适时抢墒播种,适应高效农业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全县粮豆、经济作物总产量70万吨,种植业总收入达到13.4亿元,创历史新高。牧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红牛、奶牛、舍饲绒山羊等高效牧业产业不断壮大,全县牧业总收入5.1亿元。坚持扩大禁牧,推进舍饲示范村屯建设,干部群众思维和饲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劳务经济工作位居全省前列,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次)。农业总收入突破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加快推进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全县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面积达到80万亩,品牌达到106个,我县被授予“中国(通榆)特色食品暨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县”。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抗旱井2659眼,配套喷灌1200台套,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树立防洪新理念,及时安排部署,防、滞结合,变水害为水利,向海、包拉温都湿地蓄水1.73亿立方米,向海水库新增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湿地、水库十年来缺水现状。文牛格尺河、霍林河梯级蓄水工程通过专家论证,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的县城供水工程完成立项,什花道5万亩灌区工程纳入全省增产百亿斤粮食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加强,认真实施“三大生态产业工程”,完成新植、补植、更新造林34.5万亩。有效开展了打击和清理违法开垦专项行动,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实施了全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争取资金2400万元,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1.2万亩,全省玉米机械收获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被列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资金1.89亿元。投入财政资金182万元,实现玉米、葵花参保面积45130公顷,农民得补偿399万元。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新增2个省级推进村,省市县9个推进村完成投资8846万元。农业产业化长足发展,省级龙头企业达到6个,我县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成效,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43万元。
  ——商贸经济繁荣活跃。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投资1340万元,生产资料市场全面完成拆迁任务,开通农资综合大市场新建库房3500平方米,瞻榆镇生产资料大市场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县城禽类屠宰厂定点工作,填补了我县禽类屠宰无厂可进的空白。开通镇东郊村蔬菜协会年交易量达到5200万斤,辐射周边多个县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运行,集散作用显著增强。世纪商业城完成扩建改造,新增营业面积4600平方米,形成了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经营业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畜禽屠宰进点率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率达到100%。积极组织参加东博会、广交会等各种经贸交流活动,拓宽了企业与外商交流渠道。全面落实“民营经济腾飞三年计划”,民营企业户数达到199户,个体工商户达到5270户,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主营业务收入27.7亿元,税金8700万元。外贸出口增势不减,实现创汇3000万美元,居全市第一。
  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化进程。完成向海AAAA级旅游景区控制详细规划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与35家旅行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和意向协定,组建了通榆县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进了旅游市场化。我县被中国生态学会评为“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县”,被中国旅游论坛评为“2008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1亿元。
  ——财政收支增势强劲。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预计实现11480万元,同比增长28.3%,乡级金库预计实现税收3860万元,同比增长99%,增幅、增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财政支出预计实现8.7亿元,同比增长10%,保证了财政开支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时发放,保证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时拨付,尽最大能力保障了民生民利、弱势群体救济、救助等支出需要。严格控制支出,加强大额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审核和政府采购管理力度,节约资金1237万元。
  (二)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围绕大项目洽谈和引进,各级领导带队开展敲门招商,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共引进项目195个,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26%,开工项目112个,预计完成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44.7%,在全市保持前列水平。重点项目拉动作用增强,22个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34.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8%。华能、龙源风电场项目实现投资20亿元,500千伏输变电站项目纳入东北电网建设规划,初步完成选址工作,投资6亿元的华仪风机装备项目有序推进。工业项目投资增势猛,新上、续建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现投资24.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4.3%。2兆瓦稻壳气化发电、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续建、新建项目进展顺利。抢抓中央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政策机遇,全力谋划申报项目,建立了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库,梳理规划八个方面106个项目。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新落户项目8个,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全年实现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2350万元。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其他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到位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18.5%。
  (三)坚持改善环境,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实现投资5.3亿元,城乡建设十大工程全面推进。供水工程完成铁西街、繁荣街等40个居民小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占任务的60%,解决了1.1万户居民吃水难问题。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投资1960万元,完成办公楼、鼓风机房,消毒间建设,铺设污水管线9公里,占总管线的75%。城市道路工程完成建设街地下排水管线和路面硬化,改造2.1公里,占任务的75%。上述三项工程受国家专项资金调整等因素影响,今年没有全面完工,剩余工程安排明年完成。供热工程新增换热站4个,完成供热管线铺设及换热站配套管线3公里。积极应对“煤源少,价格高,运力紧”的严峻形势,制订应急预案,科学组织调度,号召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预先缴纳热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困难,保证了按时正常开栓供热。水源地一级保护工程全面完成。燃气工程新增主管线4000米,扩大了住宅小区供气面积。综合小区开发工程完成小城花园三期、团结路小区等房地产主体建设工程,完成了建设北街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城市绿化上新水平,栽植各种树木1820株、绿篱25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保洁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村镇建设工程完成投资5600万元,瞻榆、兴隆山等小城镇建设全面加强。完成等级公路133.2公里,新通达8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达到150个,占总数的87%。除十大工程建设外,新增投资5009万元,实施了通榆至向海公路大修养护工程30公里,对长白大街、繁荣大街、团结路三条县城内主要街路实施标准街路建设,路面重新硬化,人行步道铺装较高档彩砖5.7万平方米,安装较高档路边石(树岛石)3.7万延长米,并对城内其它街路全面进行了病害处理,面积达4300平方米,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四)坚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8年是我县历年投入社会事业建设资金最多一年,完成投资1.17亿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完成投资2825万元,实施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向海、边昭等5所农村标准化校舍和实验高中风雨操场建成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投入县以上财政资金154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部到位。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重点本科、一般本科进线率均高居全市各县(市)之首。将卫校、粮校、农广校合并到职教中心,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各类培训2.1万人(次),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90万元,完成了1500平方米疾控综合楼和新兴、苏公坨2所卫生院建设,农村卫生院全部实现了楼房化。加强了手足口病防治、结核病等疾病防控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了“医疗设备年”活动,投入资金800万元,引进更新了血液透析机、CT、彩超等20台(套)大型医疗设备,是医疗设备投资最多的一年。县医院、二院分别通过了省二级医院复审评价,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以开展奶粉专项整治为重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在向海建成了全市第一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启动了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召开了全县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全市第四届运动会上,获得8个项目金牌、县区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广播电视工作成效显著,引进资金4600万元,全面启动了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投资340万元,建成了2100平方米有线电视安全传输中心机房,完成了城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免费为1.6万户安装了机顶盒。计生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政策生育率达到96%,实现了人口控制目标,通过了省、市“三线”考核,整体水平进入全市一流,首次进入全省一类县。《通榆县志》在全市第一个出版发行。民族宗教、档案、老龄、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科技、残联、统计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坚持关注民生民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围绕“隐患治理年”,狠抓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加大了对德卡商厦、繁华超市等重点单位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力度,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全力做好我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超额完成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侦破各类刑事案件742起,打掉犯罪团伙14个,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荣誉称号。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达到国际标准,县乡村三级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形成,小车牌照落籍在全市率先实行,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进入全省前五名。加强信访工作,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40批次,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五型示范社区”向社会化、全民化发展。烈士陵园陈列馆建成,填补了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项空白。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募捐,捐款388.9万元,缴纳特殊党费68.8万元。基本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4个粮库实现整体上划。通过公开竞聘上岗,落实人员编制,完成了向海、兴隆、胜利水库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更多地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成立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心,免费培训1041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0个。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收保费338万元,参保41471人,发放保险金420万元。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82万元。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补偿参合农民18万人(次),补偿医药费用1500万元。开展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新增参保1495人,征缴保费6190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6470万元。提高了低保保障标准,发放低保金3453万元,发放肉食物价提标补助541.6万元,全县城乡纳入低保人数达到32307人。改造泥草房5342户,超额34%完成省下达的改造任务。社会帮扶力度加大,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受到社会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六)坚持职能转变,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有效监督,积极主动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各类建议、提案11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县长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投诉1932件,办结率98%。《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贯彻落实,法制工作切实加强。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快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整合行政审批职能,各部门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整建制进入“中心”,实现“中心”以外无审批,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9万件。政府网站被评为全省优秀门户网站。大力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创业热情和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实行了涉企收费明白卡制度,软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督和专项治理,行政监察职能有效发挥,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08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县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一年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坚持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科学谋划,创造性开展工作,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工业主导产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转变作风,深入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实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解决了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把握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还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小;工业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加工型工业比重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财力等因素制约,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得到解决。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09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通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09年,我们面临着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我县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步凸显,发展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都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全县上下思想认识统一,干事氛围浓厚,发展热情高涨,具备了实现新跨越的坚实基础。我们将发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抓牢一切发展机遇,用足、用活一切有利条件,乘势快上,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委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把握“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促进工业上规模、农业出特色、三产增效益、县城创品位、乡村展新貌,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奋力实现通榆经济社会新跨越。
  主要预期目标: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3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45.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18750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正常年景达到50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为目标,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继续扩大适应高效农业规模。坚持调整结构,加快典型培育和良种良法推广,美葵、辣椒、粘玉米等高效作物达到18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集中项目、资金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和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快舍饲牧业规模推进。加大投入,推动草原红牛、奶牛、白鹅、舍饲绒山羊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数量、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新建奶牛、绒山羊等优质高效牧业示范园区7个,舍饲示范村屯50个。全县牧业总收入达到5.5亿元。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阳光工程”、“春风工程”,抓好“零转移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全年转移劳动力不低于10万人(次)。四是全面提升水利服务农业水平。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新打农田抗旱井2500眼,新增水浇地6万亩。完成文牛格尺河梯级蓄水工程国家立项,争取建设资金4400万元,并启动实施。完成霍林河梯级蓄水工程可研和立项,全面做好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县城供水、5万亩什花道灌区基础性配套工程建设各项准备工作。投资2600万元,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好牧区水利示范县试点建设,探索草场配套节水灌溉恢复生态的经验。积极争取资金,打安全饮水井120处,全面解决我县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五是加快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打好“中国(通榆)特色食品暨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县”品牌,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原产地农畜产品的申报认证速度,绿色食品基地达到100万亩,稳步推进草原红牛、肉羊、奶牛、“瀚海鸭、鹅”等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六是抓好新农村试点。完成投资1亿元,建设种养殖园区23个,扶持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抗旱井、道路、泥草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基础建设,健全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科技培训等社会事业,试点村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实施好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示范区20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万亩。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农机合作组织10个。实施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加快产业化扶贫。完善农村电网,新增变电所11座。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工作。2009年,农业总收入计划实现22亿元。
  (二)以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加速提升工业支撑能力。一是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开发。加速全省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风机、叶片、塔筒及相关配套风电产业,全面推进500千伏输变电站项目,确保明年完成建设。启动实施160万千瓦风电场三年规划建设,搞好工程招投标,力争明年完成5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任务。积极抓好50万千瓦华仪风机装备项目,争取尽早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加强与北京中材、华润等企业深入洽谈,积极引进风机、塔筒、叶片等装备项目。2009年全县风电装机总容量力争达到100万千瓦,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能源综合利用开发,实施迎新中型沼气池循环经济项目,发展农村沼气用户1000户。二是狠抓质量运行。加强对风力发电、天光药业、鹤乡米业、益发合等重点企业调度,实现增产增效。加强对鸿瑞甜玉米加工等新建企业扶持与服务,促进企业达产达效。三是加大技改投入,重点抓好明业浆纸2万吨制浆循环经济、益发合分离蛋白和天光药业肝舒宁颗粒生产线等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四是整合重组现有闲置资产和中小企业,重点推进汽车铸造厂水泥制品生产项目和化工厂秸秆建材项目,实现投产,通过项目招商抓好酒精厂整体出售,努力盘活资产。五是充实壮大担保公司资本金,较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六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经贸交流活动,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产销两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税6906万元,同比增长23%,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三)以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启动实施省委、省政府投巨资建设的向海生态经济示范园项目,围绕基础设施保障、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产业经济、民居环境改善和特色生态旅游建设五大系统工程搞好规划,打造吉林西部生态经济示范园。投资11786万元,率先实施向海乡所在地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精心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完成向海AAAA级旅游景区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加强景区、景点道路、标识、码头、停车场等基础建设,建设一流景区。打造湿地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申报乌兰塔拉世界文化遗产,修建名人书法碑林,开展名人拍向海、写向海、画向海、唱向海系列文化活动,开发剪纸、年画、木雕、石刻等民族民间特色生态文化产品。积极向上争取将通榆县更名为“向海市”,提高知名度。建设向海蒙古族风情园,组建旅游客服中心,提高接待和承载能力,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7亿元。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推进三大生态产业工程,积极建设“三北”四期防护林、生态草等工程,完成造林23.4万亩。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和落实管护措施,管护好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实行草原全年禁牧,打击违法开荒、滥砍盗伐、围垦湿地等破坏生态行为,对已清理出的违法开垦地集中摆放和建设生态项目。四是继续推进市场建设。加大对瞻榆生产资料大市场等已投入运营市场的引导、扶持,组织业户入场,提高运营质量。积极谋划瞻榆、兴隆山、县城新发街等一批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争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连锁店”20家,增强集散功能。加强对畜禽定点屠宰厂和酒类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东博会等各类展会,扩大对外贸易交流。五是发展壮大服务业。完成县城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物流配送。切实抓好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专业市场、商品集散地和现代物流中转站。全面落实“民营经济腾飞三年计划”,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调优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完成创汇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9.4%。
  (四)以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为主线,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总抓手,举全县之力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规划各类项目136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45.5%。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规划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7个,投资额占全年规划投资的94.5%。重点抓好白城域铭心精细葵花油、向海油脂蓖麻籽深加工等在建、续建项目,实现投产达效。紧紧盯住吉林润禾盐碱地太阳能发电、沈阳通力水泥制品等在谈项目,力争早签约、早落地。加强协调服务,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勘探步伐,探明储量,为开发奠定基础。抓好农畜产品深加工、风电制造关联产业等新项目的洽谈和引进,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规划搞好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跟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四星级酒店、企业超市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围绕“一区三园”,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强化土地管理。加快项目引进和落地,全年引进项目17个,完成投资5亿元。三是科学推进招商引资。围绕资源深度包装一批能源转化、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资源开发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小团队、高层次、重实效”招商模式,重点开展好珠三角、长三角和太湖流域三大区域招商活动,承接一些污染小、附加值高、财政贡献大、安排就业多的项目,力求在项目招商的规模、数量、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项目200个,到位资金37 亿元,同比增长20%。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找准我县发展建设与国家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重点在粮食增产、风电开发、生态产业、农畜产品、基础设施上做好文章,千方百计赴省进京对接,促使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五是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推行一站式审批、涉企收费明白卡等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项目投资和建设环境,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五)以财源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着力培育和开辟税源新增点。加大财政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继续把扶持加工业作为培植财源的重点,同时,向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积极培育物流、广告、中介服务、文体娱乐以及建筑安装等行业税源,着力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壮大乡级金库,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二是严格税收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大依法治税、治费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坚持组织收入“一把手”负责制,坚持每月调度会制度和按月考核通报制度,及时解决收入中的问题。三是严格支出管理。本着“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保运行”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做到有保有压。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管采分离”、“乡财县管”等改革措施,继续实行大额支出预算审核和基本建设资金审核制度,巩固和扩大预算审核成果,严格支出管理,做到开源节流。四是继续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尽可能多地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资金,缓解财政压力。2009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18750万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支出预安排4.8亿元。
  (六)以增强城市功能为导向,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的整体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承载能力。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搞好绿化、亮化,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计划投资5.5亿元,重点启动和实施城乡建设十大工程。
  ——供水工程。全面完成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程,铺设分支管线240公里,改造31 个居民小区。完成水源地保护续建工程,保护面积2.7平方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泵站2 座,铺设管网3公里,投入运营。
  ——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垃圾无害化处理池16万平方米,力争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重点改造团结路东西段、建设北街、文化北街,总长2.6公里,同步实施地下排水和道路面层工程。
  ——供热工程。扩网15万平方米,铺设分支管线3 公里,实行集中供热。
  ——燃气工程。扩网15万平方米,铺设分支管线3公里,对住宅小区实行管道燃气。
  ——综合小区开发、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续建工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村镇建设工程。加强瞻榆、兴隆山、向海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泥草房改造5200户。
  ——公路建设工程。建设农村公路171.6公里,新增通达水泥路行政村11个。
  ——社会事业工程。实施学校、卫生院、文化站、计生站等75个社会事业工程建设,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投资4400万元。
  (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全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效益优质化,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住吉大二院对口帮扶的机遇,加快医疗设备升级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完善计生基层基础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好早婚早育治理,政策生育率达到95%以上,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以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为契机,加大自办节目创新力度,提高采编播水平,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全面做好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科技、残联、统计等各项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严打斗争”,狠抓大案、要案侦破、查处,严惩各类犯罪分子,打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三级管理体系,实现道路交通四项指数全面下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消除机制,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继续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加强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发挥县长公开电话平台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抓好“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再就业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城镇低保子女、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加快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体系建设,强化扩面和征缴,确保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稳中有升。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尽最大努力安排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生产生活。
  (八)以强化执政为民为宗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勤政、廉洁、高效政府。
  坚持科学施政,倾力为人民服务。牢记学习、创新和落实的责任,深入解放思想,积极实践,推动通榆大发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新方法,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聚精会神抓好工作落实,让政府工作项目化,让项目目标责任化,让工作责任具体化,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务实执政,积极向人民尽责。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政绩观,把兴一方经济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把富一方百姓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政府工作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普遍意愿。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受人民监督。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展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开听证、社会公示等制度,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坚决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增强工作决策力、执行力和落实力。坚持廉洁从政,力求让人民满意。构建完善、管用、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强行政监察,坚决制止和有效预防腐败。降低行政成本,厉行节约,以勤廉务实的作风、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发展的实绩,回报全县人民。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是我们的永恒目标,为民办实事是我们的庄严承诺。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通榆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