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30 03:03:00
收藏
通榆:科技促单产 大豆变“金”豆
  小满前后,种瓜点豆。眼下,正是大豆种植的关键时期,一批新机械、新技术也纷纷被应用到田间地头。如何才能确保用好新机械、用准新技术,让农民种豆得“金”豆,从源头为通榆大豆生产注入技术“活水”,成了今年农技人员的工作重点。
 
  在包拉温都乡半拉格森村张宝国家大豆种植基地,大马力机车牵引着大豆精密播种机进行高标准作业。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原本金黄的大豆,被大豆根瘤菌菌剂拌成了彩豆,均匀的播撒在黑黝黝的土地里。
 
  张宝国所采用的条状免耕大垄四行宽窄行精准密植播种,属于通榆县比较先进的播种模式,不但播种密度适宜、播深一致,镇压合理,还降低了重播漏播现象,与老旧落后的漫撒等传统播种机相比,可增产5%以上。
 
  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徐明慧介绍说,条状免耕大垄四行宽窄行精准密植整体上通风透光,有利于个体植株的生长,也为大豆的单产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农技人员面对面地讲解和手把手地指导,张宝国原本打怵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宝国采用的“吉大豆19”新品种,是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在通榆县经过两年的大豆试验示范筛选出的新品种之一,集成了一批新技术。
 
  张宝国是通榆县大豆种植户的一个缩影。负责技术指导的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人员告诉记者,别看大豆的种子不大,但在播种时可蕴藏着大门道。除了积极采取大垄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精密播种等措施,夏季田间管理也是关键一环,只有配齐这些“技术套餐”,才能确保大豆种得好、防得住、收得上。
 
信息来源:通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