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发布时间:2007-12-06 16:18:00
收藏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县长  高洪贤
  (2007年11月14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把握“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围绕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全神贯注抓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克服了各种困难,化解了诸多矛盾,较好地完成了县人大十六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4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17.9%;第二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35.9%;第三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76.3%。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6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0400万元,同比增长21.6%。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10%。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围绕提速增效,狠抓总量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要素配置,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迅猛发展,带动工业经济强势增长。风电、益发合等重点企业保持平稳运行,龙源、华能风电新装机28万千瓦,并网发电25万千瓦,东宝风机塔筒、向海油脂等一批新建重点企业相继投产。到年末,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利税4002万元,同比增长28%。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100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较上年递减2%的消减目标。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力组织抗旱,大力调整优化作物、品种结构,适应高效农业迈出新步伐。经济作物达到播种面积的75%,辣椒、美葵、棉花等适应高效作物达到100万亩,实现收入3.1亿元,支撑起种植业收入半壁江山,实现了抗灾增效。牧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投入牧业资金8300万元,红牛、奶牛、舍饲绒山羊等高效牧业产业不断壮大,牧业总产值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8.6%。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首次突破十万人(次)大关,劳务创收3.4亿元。全县农业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较好水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了百万亩稳产高效基本农田建设,打抗旱井2120眼,新增水浇地5万亩。认真实施和完成了桑树、白刺、山杏三大生态产业工程。禁牧、禁垦工作全面加强,加大了对开荒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0万千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0亩。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新增一个省级试点村,省、市、县7个试点镇村完成投资1.2亿元。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等政策性资金12860万元。投入财政资金315万元,实现参保玉米面积51.9万亩,受益农户24950户,组织参保速度之快、参保率之高走在全省前列。
  ——商贸经济繁荣活跃。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生产资料、开通农资综合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75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实现了村村都有农家店的目标。组织企业广泛参加经贸交流活动,拓宽了企业与外商交流渠道。全面落实“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13户企业申报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22%。外贸出口增势不减,实现创汇2450万美元,居全市第一。
  推进了旅游市场化进程。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包拉温都杏花节和中国·向海第六届生态旅游节,协助完成了电视剧《永远的田野》拍摄。组织参加了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与域外参展商签订了合作意向。在吉林电视台成功制作并播出了专题片《天生向海》和《鹤乡的翅膀》,在长春龙嘉机场设立了大型宣传向海标牌,提高了向海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2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91亿元。
  ——财政收支增势强劲。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幅、增量都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完成10400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预计完成8390万元,同比增长26%。财政支出预计实现6.9亿元,同比增长17%。在事业性刚性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保工资、保重点、保运行、保稳定”的目标,并兑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和2006年度取得职称人员的职称工资。加强大额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审核和政府采购管理,节约资金432万元。
  (二)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县域发展活力日益凸显。紧紧围绕大项目洽谈和引进,各级领导率先走出去敲门招商,在引进大战略投资者和大企业集团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229个,实际到位资金25.6亿元,同比增长64.1%。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一是项目投资增幅大。全县开工建设项目111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比去年超出15.24亿元,在全市保持前列水平。二是重点项目拉动作用强。狠抓项目前期和开工,一批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开工26个,完成投资29.43亿元,占投资的77.4%。华能、龙源风电场项目实现投资21亿元,汽车加气站、甜玉米罐头加工等16个新开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2亿元。三是工业项目投资增势猛。工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延续较强的发展态势,拉动全县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23.68亿元,同比增长144.9%,占投资的62.3%。风电产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已建、在建和签约的风电项目达到498万千瓦。投资2亿元的浙江华仪风机制造项目已经签约,投资1亿元的韩国风机制造项目启动建设。四是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快。引进资金1.02亿元,落户项目12个,开工建设5个。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其他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到位资金,额度超过去年。
  (三)努力加大投入,完善功能设施,城乡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实现投资3.07亿元,除缓建的城市道路和供水内网改造工程,社会事业等八大工程全面推进。采取BOT市场化运作,投资3600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1号供热站100吨锅炉安装,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新增供热支管线1800延长米;完成宏都花园小区和聚鑫开发小区燃气安装,铺设管线4.5公里;完成绿化面积1.84万平方米,保洁面积达到189万平方米,市容市貌较大改观,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公路建设全面推进,投资1.07亿元,完成通瞻公路、长白公路养护大修。投资4700万元,完成村村通等级公路122公里,新通达行政村12个。投资1.605亿元,超额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务,打安全饮水井516处,彻底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村镇建设工程完成投资4600万元,瞻榆、兴隆山、向海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投资1800万元,完成兴隆山中小学、蒙校3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400万元,完成农村学校危房改造8000平方米,农村教育投资、整合力度在全省处于超前水平。投资1100万元,新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0所。投资343万元,实施县医院7200平方米病房楼改造和乌兰花、团结2所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投资645万元,新建16个基层派出所和3个农村交警中队办公用房,改善了公安基层单位办公条件。
  (四)突出协调发展,健全民主法制,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公用经费、免学杂费资金1517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提高了入学率、降低了辍学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进入高考本科线1235人,重点高中录取线比上年提高10.5分,定向生比例达到57.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处置能力得到加强。投资113万元,引进数字成像系统、病理检测等一批先进诊疗设备,提高了诊疗水平。加强人口控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生育率达到91%以上,人口计生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加强文化场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落户我县,县图书馆增加了图书种类,丰富了阅览内容。全县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走进向海摄影展、首届农民书画作品展、老年秧歌比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县老年体协代表省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球保健操比赛获第二名。二人转《狐狸围脖》获全省第三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五个一等奖,是近十年来我县文化艺术方面获得的最高荣誉。县档案馆四个基地建设达到省AA标准。广电设施全面优化升级,有线电视入户增加1500户。科技、民族宗教、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等项工作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四级资质的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跟踪整改安全隐患,防止了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法律六进”为载体,“五五”普法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深化政务、村务公开,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全市公开电话进乡村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265起,打处犯罪嫌疑人595人,打掉犯罪团伙52个。全面加强公安“三基”建设,大练兵活动在全市公安系统综合比武竞赛中获第一名。交通秩序整顿活动有效开展,道路交通环境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意识全面提高,推进了“平安通榆”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共建活动,社区工作得到加强。严格落实信访包保责任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31批次,保持了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368个单位人员实行全员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水管体制改革等项任务,本着符合上级要求、符合通榆实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对农口县乡两级110个事业性站所认真核定收入和人事编制,并全员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税费改革遗留问题。
  (五)关注民生民利,完善保障体系,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更多地关注民生,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出行和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开展了统筹城乡就业和推进劳动关系协调进社区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免费培训低保家庭子女和下岗失业人员2100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全年预计开发岗位800个。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为11432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386万元,为218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生活费,为6059户低保户发放肉食补贴190万元。加强低保复查核查,全县城乡参加低保人数达到30839人,新增农村非农户3069人享受城镇低保,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市低保对非农人口的全覆盖。新增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92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947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799万元。城镇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有序进行,参保人数19800人,征缴医疗保险费586万元,支付医药费6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显著,支付补偿金570万元,受益农民近6万人。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放救灾款516万元、救灾粮710吨,解决了5.6万人的生活困难。
  (六)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水平,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有效监督,积极主动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各类建议、提案10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县政府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在十六届人大四次常委会上全票通过。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县长公开电话、政府门户网站、《心桥》电视专栏等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平台。行政服务中心规范运行、健康发展,集中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收费事项1.2万件。《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贯彻落实,政府法制工作切实加强。深入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成立了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严格落实《通榆县政府系统廉政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和专项治理,行政监察职能有效发挥,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这是县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干事业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人民团体、中省直单位和各界人士,向广大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和外来投资者,向所有关心、支持通榆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工业基础薄弱,支柱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抗灾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城镇弱势群体和农村部分群众生活还有一定困难;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克服和解决。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200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通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紧紧把握“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坚持结构调整,坚持投资拉动,坚持外向带动,坚持改善民生,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通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4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44.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13400万元,同比增长28.8%;农民人均纯收入正常年景达到40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是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提升适应高效农业规模质量。积极推广生育期短、节水耐旱、高产高效的适应性作物新品种,美葵、辣椒、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5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加快百万亩稳产高效基本农田建设,打农田抗旱井2600眼,新增水浇地6.5万亩,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二是大力发展效益牧业,实现扩总量,增效益。加速草原红牛扩繁和市场化运作,推动草原红牛向优质、精养、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奶牛业,抓住国家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契机,重点解决资金“瓶颈”难题,全县奶牛发展到2万头。继续抓好白鹅、舍饲绒山羊和特种动物产业,力争发展白鹅300万只、舍饲绒山羊10万只、特种动物13万只。加快舍饲养畜整村整屯推进,切实转变饲养方式。
  2008年,全县牧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劳务收入。加大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转移力度,全年转移劳动力超过上年。四是加快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原产地农产品的申报认证速度,完成200万亩绿色农产品耕地、100万亩草原环境评价和5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认证,葵花、绿豆、打瓜等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00万亩,稳步推进草原红牛、肉羊、奶牛、“瀚海鸭、鹅”等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五是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加快完善试点村镇基础设施,扶持发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农机股份合作社试点,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好扶贫项目,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抓好种植业保险、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2008年,农业总收入计划实现18.9亿元。
  (二)围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风电产业开发。完成12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和龙源公司5万千瓦省批风电项目,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全力做好风电集中连片开发各项准备工作,推进什花道、八面、三家子600平方公里23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全力抓好风电系列设备制造项目,积极争取把我县建成全省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08年全县风电装机总容量力争达到63万千瓦,实现并网发电55万千瓦。二是推进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利用开发。积极引进国能生物发电公司秸秆发电项目,突出抓好鹤乡米业2兆瓦稻壳秸秆发电项目,实现当年并网发电。重点抓好边昭等5个乡镇的太阳能洗浴房试点村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抓好沼气池开发试点村屯,推进农村沼气开发利用。三是加快提速增效步伐。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强化对风力发电、向海油脂、东宝风机塔筒、益草堂药业等重点企业运行调度,实现增产增效。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实施益发合大豆蛋白肽、明业浆纸2万吨脱墨再生纸、天光药业GMP认证完善等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抓好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帮助改制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抓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对接,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用,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五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经贸交流活动,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促进企业产销两旺。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2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4847万元,同比增长20%。
  (三)围绕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着力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一是加强林草苇生态建设。继续推进桑树、白刺、山杏三大生态产业工程,积极建设“三北”四期防护林、生态草、芦苇生态等工程。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坚持草原禁牧制度,适当延长禁牧期。严厉打击违法开荒、滥砍盗伐、围垦湿地等破坏生态行为。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试点县工作,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完善和落实管护措施,坚决管护好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落实保护区生态保护措施,积极推动生态移民。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新建项目审批管理,重点抓好污染源普查和污染减排工作。三是加快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理顺向海旅游管理体制,切实搞好全县绿色生态旅游发展详细规划,筹办好各种旅游节庆活动。突出绿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接待和承载能力,计划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3亿元。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商贸经济繁荣活跃。加大开通农资、生产资料和建材等市场扶持服务力度,提高运营质量,增强辐射功能。争取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连锁店”20家。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肉类、酒类市场检查,畜禽屠宰进点率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率达到100%。落实好各项政策,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外贸出口,扩大出口规模,完成创汇2600万美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0%。
  (四)围绕招商引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总抓手,举全县之力推进项目建设。2008年,规划各类项目11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44.7%。一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围绕“一区两园”,搞好道路、给排水、亮化及入区企业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强化土地管理,完备功能。围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风电开发、光能利用、生物质能等项目,加快引进和落地,在大项目引进和产业化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紧紧盯住深圳比克电池、食品包装机制造、葵花深加工、甜玉米产业园、秸秆型煤等在谈项目,力争实现早签约、早落地。全力抓好韩国风能公司风机制造等拟开工项目,争取早开工建设。突出抓好蓖麻深加工、大豆浓缩蛋白等续建项目,实现规模扩张。三是谋划一批重大储备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精心谋划一批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兴县项目。继续强化各级领导抓项目责任制,坚持项目调度会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坚决奖惩兑现。四是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上项目。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太湖”等招商活动,深度包装一批能源转化、农产品深加工、绿色化工和绿色能源开发项目,提高招商成功率和引资质量。五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围绕文教卫生、道路交通、生态、农业等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积极进京跑省,对口汇报,促使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2008年,计划引进项目190个,到位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21.1%。
  (五)围绕增收节支,着力推进财税建设。一是加大财源培育力度。着力壮大主体财源,建立新兴财源,培植后续财源。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重点培育风电、风机塔筒、向海油脂等新增工业财源。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培育第三产业财源。二是切实强化财税征管。不断加大依法治税、治费力度,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益,实现应收尽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预算资金足额征收到位。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执收部门组织征收积极性。三是加强督促调度。对各征收部门、重点企业和设立乡级金库的乡镇加强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收入中的问题。深挖潜在税源,积极拓展税源渠道,确保当期实现税费及时足额缴库。四是严格支出管理。本着“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保运行”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做到有保有压。继续实行大额支出预算审核和基本建设资金审核制度,巩固和扩大预算审核成果。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实行“管采”分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扩大资金来源,缓解财政压力,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正常发放,保证民生民利事业支出、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要。2008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13400万元,同比增长28.8%,地方级财政支出安排4.14亿元。
  (六)围绕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计划投资5.07亿元,重点启动和实施城乡建设十大工程。
  ——供水工程。投资2100万元,完成开通镇内71个方块供水内网改造,改造供水管线335公里。对北水源地实施一、二级保护,保护面积2.7平方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3600万元,建设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进厂管网15公里,改造泵站2个。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投资1800万元,综合改造建设街。
  ——供热工程。投资600万元,铺设主管线5公里,扩网面积15万平方米。
  ——燃气工程。投资600万元,铺设新建住宅小区燃气管线5公里,安装燃气1200户。
  ——综合小区开发及棚户区改造工程。投资3亿元,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小城花园三期工程,面积15万平方米。
  ——绿化亮化工程。投资100万元,安装建设街路灯46基,绿化繁荣大街、向海路出口、长白路南北出口,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村镇建设工程。投资5600万元,加强瞻榆、兴隆山、向海等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投资35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100公里。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850万元,实施农村初中改造、中心校扩建、寄宿制学校建设、危房改造1.6万平方米;建设2所农村卫生院;4个乡镇计生综合服务站;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农村广播电视转播台、央视卫星直播工程;完成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村级文化室、10所农家书屋、4处健身路径、4处农民健身项目建设。
  (七)围绕和谐稳定,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事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强化卫生监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协调推进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政策生育率达到9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发挥文化场馆作用,开展送戏剧、送图书、送电影下乡活动,组织召开全县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繁荣群众文体生活。做好广播电视采编播工作,加快农村电视村村通建设步伐,扩大电视宣传覆盖。切实做好统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
  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城乡就业统筹体系建设,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和基金征缴,确保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稳中有升。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建立廉租房制度,规范经济适用房,实施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农民住房问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落实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及时依法解决信访问题。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做好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开展好城乡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公众安全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深化农村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体制,发挥效能。
  (八)围绕职能转变,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关注民生民利,促进和谐发展,全力打造为民务实的服务型政府。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贯彻落实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县政府工作规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二是加强政务、村务公开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了解的事项进行公开。大力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扩大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公共需求。三是加强软环境建设。继续坚持一站式审批、服务企业定期走访等项制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所有行政审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中心以外无审批。着力打造服务最优,信誉最好,创业最佳,回报最快的投资软环境。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加强政府内部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到勤俭持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教育引导干部树清风正气,做人民拥护干部,塑政府良好形象。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之风,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扭住发展不放松,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努力在抓落实中出特色、出实绩。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工作责任一环扣一环,工作任务件件有着落,工作目标月月有进度,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各位代表,又好又快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强音;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的期盼、政府的职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通榆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