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万千瓦)
建设单位 华能清能通榆电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建刚 联系人 刘爱军
通讯地址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发街广白路(经济开发区办公楼103房间)
联系电话 13904311899 传 真 邮政编码 137200
建设地点 通榆县境内开通镇、什花道乡和八面乡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414/风力发电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3845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73383.6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770.2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21.11
1、项目来源
目前,国际上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面临着化石燃料储量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风力发电是环境效益最好的电源之一,是我国鼓励和支持开发的清洁能源。根据通榆县气象站的多年测风数据,以及有关企业在吉林、内蒙边界四县一区开展的大范围测风工作的结果显示,通榆县风能品质较好,风向稳定,风能资源较丰富,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适宜建设风电场,是吉林省西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榆县风能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加快发展风力发电,既符合国家“多能互补”的能源政策,同时也是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通榆县新建风电场,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华能通榆200万kW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位于白城市通榆县境内东北方向的开通镇、什花道乡和八面乡,距离长春市约245km。风电场终期装机容量200万kW,分期建设。一期20万kW项目于2019年12月30取得通榆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 (一期20万千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通环审字〔2019〕74号);本项目(二期10万kW)计划安装23台单机容量3.2MW和8台单机容量3.3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万kW。
根据《吉林省能源局关于下达2020年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吉能新能【2020】136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0】588号),本项目即《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万千瓦)》已被纳入核准风电项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本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的有关内容,本项目属于“四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大类中的“90陆上风力发电”类别,根据本项目所在位置的环境敏感特性及建设规模(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华能清能通榆电力有限公司的委托,吉林省林昌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查、收集有关资料、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在报告表编制过程中得到白城市生态环境局通榆县分局以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深表谢意!
2、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万千瓦)
(2)建设单位:华能清能通榆电力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扩建
(4)建设地点:拟建的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万千瓦)位于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什花道乡和八面乡境内,距离长春市约245km,海拔高度约为135~155m,位于东经123°18'(风电场中心),北纬44°48'(风电场中心)。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所在区域现状照片详见附图2。
风机所在地周围环境敏感点概述:
距离依托升压站最近距离的居民区为升压站东侧的前三家子屯,距离升压站的距离为400m,距离风机最近的居民区为四牛队、三家子屯、一马队、敖包山及五家子等,其中四牛队距离最近拟建A2-12号风机约773m;三家子屯距离最近拟建A2-18号风机约835m;一马队距离最近拟建A2-21号风机约860m;敖包山距离最近拟建A2-4号风机约805m;五家子距离最近拟建A2-25号风机约1647m。本项目升压站位于风机群组的南侧。
本期工程场址位于国家级向海自然保护区西南侧约41.5km,省级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西北侧约72.49km,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约11.19km,长岭县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西北侧约3.73km。本项目与向海自然保护区及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的相对位置详见附图1,本项目与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岭县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相对位置详见附图12。
3、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73383.67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2201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其余51368.57万元为申请银行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70%。华能清能通榆电力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经营及贷款本息的偿还。
4、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风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等。本次工程新增主变压器建设于一期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内,本次不新建升压站,同时新增运维人员常规工作地点为一期建设的升压站,不另设工作地点。具体项目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本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
名称 工程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风电机组基础 安装23台单机容量3.2MW和8台单机容量3.3MW风力发电机组,共31台。
箱变基础 配套安装单台容量3.52MVA的欧式箱式变压器31台 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箱式变电站均布置在距离风机塔筒中心不大于20m的位置。
辅助工程 升压站 依托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区,在升压站区原有预留位置,新增220/35kV主变压器1台,容量200MVA(为后期项目预留100MVA) 一期工程升压站目前处于场地平整阶段,将与本次二期工程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
集电线路 风电场本期安装23台单机容量3.2MW和8台单机容量3.3MW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方式为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风场内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区位于风场的中间位置,35kV集电线路从北侧接入升压。本工程箱式变电站与升压变电所之间以35kV集电线路联系。风电场内31台箱式变电站共分为4组,集电线路架空路径长度49km。 风电场内31台箱式变电站共分为4组,1号、2号及4号集电线路均连接8台风机,3号集电线路连接7台风机。本工程采用以架空线路为主,个别地区采用直埋电缆的集电线路方式,架空线路地面基础采用铁塔。铁塔数量约219座,每座占地面积24㎡。
电缆敷设 本工程电缆总长度为3km。 采用直埋敷设,电缆埋置深度为1.0m(电缆外皮至地面)。敷设时要铺垫和覆盖黄沙,垫层和覆盖层均不小于150mm,电缆在电缆沟内排列时,电缆外皮间的净距离不小于250mm。为防止人为挖土时损伤电缆,电缆的黄沙覆盖层上应铺一层保护盖板,地面上并应设置混凝土标桩,以予警示。
光缆 本工程光缆总长度为54km。 本工程光缆线路将风电场内31台风电机组分成4组,实现对31台风电机的监控。光缆主要是用架空方式敷设,即与35kV架空线路同杆塔架设,部分区段即光缆从电杆上引下后与风机内控制箱连接段为直埋敷设,本工程监控光缆采用24芯单模光缆。
储运工程 运输主干线 风电场南侧有省道S301通过、交通运输方便。 依托现有,无需建设
检修道路 风电场内检修道路为碎石路面,与风电场内的既有县道、村村通道路相连通,通向风电场内各风机机位。风电场内检修道路总长为34km,路宽4.5m,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车道数为单车道。 —
进场道路 依托一期规划建设道路(永久占地) 宽6.5m,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用工程 供水 依托一期规划建设的水井供给 地下水通过深井泵加压直接进入生活水箱。
排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仅有运行维护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由各室内排水点汇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经室外污水管网输送至一期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区100m3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灌溉周围草地及农田 新增运维人员常规工作地点为一期建设的升压站,生活污水产生地点为该升压站,因此依托其排水系统
供热 项目冬季采暖为电采暖。
供电 由本项目供给。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设施 依托一期工程升压站内建设的废水处理设施防渗化粪池(化粪池分为4格,总容积为100m³,可容纳一期、二期共31人33天产生的生活污水2.98m³/d)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用于灌溉周围的草地 新增运维人员常规工作地点为一期建设的升压站,不另设工作地点,因此生活污水处理依托一期规划建设的处理设施
油烟 依托一期安装的油烟净化装置 净化效率>60%
固废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采用垃圾箱收集,危险废物暂存在一期建设的升压站内危废暂存间内。 危废暂存间按照要求进行建设。
风险防范措施 升压站内新建事故油池(地埋式)一座,容积为60m³。风机基座设置围堰。 事故油池内铺设直径为50~18净卵石,厚度≥300毫米。贮油坑底板及侧壁采用钢筋混凝土,高出地面0.2米,1:2水泥砂浆抹面。贮油坑底板下铺中粗砂垫层600厚。
5、建设规模
本期安装23台单机容量3.2MW和8台单机容量3.3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0 MVA,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配套安装单台容量3.52MVA的欧式箱式变压器31台。
本期依托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区,在升压站区原有预留位置,新增220/35kV主变压器1台,容量 200MVA (为后期项目预留100MVA)。
6、公用工程
本次二期工程工作人员均在一期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工作,不另设工作场所。公用工程依托一期升压站已规划建设的内容,具体如下。
(1)给排水
①给水
本期给水工程依托一期在升压站站址区域规划建设的水井,可满足用水需求。本期新增工作人员10人,每人每天用水量按120L/d计,总用水量为1.2m3/d(438m3/a)。
升压站内设200m3消防及生活水池一座,提供升压站内生活及室内、外消防用水。
风力发电机叶片无需进行清洗,风力发电机叶片是玻璃钢制品,表面光滑,防污性好,也不会生锈,狂风暴雨加上风叶的线速度足以自洁。
②排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96m3/d,即350.4m3/a。排入升压站内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灌溉周围草地。
(2)供热
冬季采暖为电供暖,可以满足本项目用热要求。
(3)供电
工程施工期用电采用发电机供电,运营期由本项目风场供给。
7、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
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并结合本风电场的特点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本期新增劳动定员10人,年运行时间365天。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建设主要流程有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体施工阶段(风电机组安装,箱式变电站安装、集电线路安装、电缆敷设等)、绿化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运营阶段。
图1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在运营期间,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拟建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扬尘 施工场界浓度0.246~3.744mg/m3 施工场界浓度0.0246~0.3744mg/m3
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 少量 少量
柴油发电机 烟尘:0.014t
SO2:0.015t
NOX:0.065t
CO:0.0019t
CnHm:0.0019t 烟尘:0.014t
SO2:0.015t
NOX:0.065t
CO:0.0019t
CnHm:0.0019t
运营期 食堂油烟 1.4mg/m3 6.4kg/a 0.56mg/m3 2.52kg/a
水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废水 少量 全部回用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NH3-N 320mg/L
200mg/L
220mg/L
30mg/L 0.44t/a
0.28t/a
0.31t/a
0.04t/a 排入施工期室外临时旱厕,定期清淘外运做肥料,厕所底部做严密防渗措施,雨季采取覆盖措施
运营期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NH3-N 320mg/L
200mg/L
220mg/L
30mg/L 0.11t/a
0.07t/a
0.08t/a
0.01t/a 排入升压站内的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周边农田及草地灌溉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建筑垃圾 263.43t/a 263.43t/a
生活垃圾 10.8t/a 10.8t/a
运营期 生活垃圾 1.83t/a 1.83t/a
油抹布 0.1t/a 0.1t/a
齿轮箱更
换废润滑油 12.95t/3a 12.95t/3a
箱式变压器维修
废油 0.49t/a 0.49t/a
主变压器维修废油 10.74t/a 10.74t/a
噪声 施工期 装载机、吊车等设备噪声 75~85dB(A) 场界达标
运营期 风电机组运行
主变压器 67~70dB(A) 场界达标
其他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所在区域占地主要为农用地(不属于基本农田)和未利用地。建设期需将少量地表植被清除,对地表造成一定扰动,项目建成后针对临时用地采取生态恢复,从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起尘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详见生态评价专章。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NOX、TSP、CO 自然散失 浓度较小
扬尘 TSP 洒水抑尘 TSP<1.0mg/m3
柴油发电机 烟尘、SO2
NOX、CO
CnHm 自然散失 浓度较小
运营期 食堂 油烟 经油烟净化处理后由排气筒排放。 对环境影响较小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活污水 COD、BOD5
SS、NH3-N 排放至室外防渗漏旱厕,定期清淘外运做肥料 对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 生活污水 COD、BOD5
SS、NH3-N 排入一期规划建设的100m3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废水满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作标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周围的草地。 对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物 施工期 开挖土方 土石 回填,无弃土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8599-2001)及2013年6月的修改单要求。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分类、集中收集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理
运营期 办公、食堂等 生活垃圾 分类、集中收集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理
箱式变压器 维修废油
油抹布 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中相关标准及其修改单。
风机齿轮箱 废润滑油 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主变压器 维修废油 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噪声 施工期 施工及运输设施等 噪声 消声、减振措施 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运营期 风电机组
变压器 噪声 风电机组周边300m范围内不得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 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见生态评价专章。
结论与建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华能通榆2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万千瓦),位于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什花道乡和八面乡境内,东经123°18'(风电场中心),北纬44°48'(风电场中心),计划安装23台单机容量3.2MW和8台单机容量3.3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万kW,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配套安装单台容量3.52MVA的欧式箱式变压器31台。本期依托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的升压站区,在升压站区原有预留位置,新增220/35kV主变压器1台,容量 200MVA (为后期项目预留100MVA),总投资为73383.67万元。
本风电场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为356405.8981MW.h,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恢复;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通榆县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
白城市2019年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8µg/m3、15µg/m3、49µg/m3、26µg/m3;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0.9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为120µg/m3;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属于达标区。
(2)地表水
本项目无新增用水,无新增废水排放,根据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无直接排放的工业废水,评价等级属于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可不对区域水污染源调查,只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信息。
根据白城市生态环境局通榆县分局2020年3月5日发布的《2019年通榆县环境质量公报》中通榆县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体霍林河,2019年同发牧场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河南六队断面断流,无监测数据。通榆县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水体率为75%。
(3)声环境
由监测数据可知,升压站四周及距离风机较近的敏感点等8个监测点位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值,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4)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附录A,本项目为“E电力34其他能源发电”,属于编制影响报告表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规定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评价。故本次评价未开展地下水评价工作。
(5)土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中附录A,项目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的其他”,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规定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土壤评价。故本次评价未开展土壤评价工作。
(6)生态环境
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有旱地、黄榆(一种耐旱耐沙化的草原树种)、碱蓬碱蒿草地、羊草草地等。本项目所在区域草地植物以羊草为主,伴生植物有野谷草、星星草、野大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区域内草场大面积退减、草场密度锐减,有近10%的草场已经被盐碱斑地所覆盖,高覆盖草地面积大量减少,一些先前面积较大的斑块退化为许多面积较小的斑块,甚至完全消失,而原本面积较小的斑块有相当一部分也完全消失,使得斑块与斑块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大,同时斑块整体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不规则,中覆盖草地已逐渐的退减成低覆盖草地,斑块大量萎缩消失,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加大,分离度增大,低覆盖草地呈连片发展,斑块破碎化。
本项目占地范围内目前人类活动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区域内已有部分草地出现退化情况,故项目占地范围内已不存在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及活动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目前仅存在一般性鸟类以及小型动物,小型动物主要为兔、鼠等。
3、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施工期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少量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场内建防渗旱厕用来收集生活污水等,不会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不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亦不会造成影响。
施工生活垃圾严禁随意堆放,统一收集后,及时清运至垃圾场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施工期噪声将干扰当地常见鸟类的栖息环境,使其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因此,施工期可能会造成风电场区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下降,但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施工噪声对鸟类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其栖息、活动区的转移,不会造成伤害性影响,尽管风电场内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下降了,但从大区域来说,鸟类种类和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
施工临时占地将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将在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以补偿生态损失,可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本区域不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及活动地,因此,珍稀野生动物出现的几率极低,区内小型动物主要有鼠、兔等哺乳动物,且小型动物也很少出现。因此,工程施工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大区域内的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营运期
营运期食堂燃用液化气清洁能源。建设单位采用净化效率≥6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生活污水排入一期规划建设的100m3防渗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污染物浓度,满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作标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周围的草地,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营运期距风电机组昼间100m以外,夜间250m外噪声值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类标准要求,由于拟建风电机组周围300m无居民生活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不会产生噪声影响;生活垃圾处理得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营运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为场区植被恢复及绿化方式进行生态补偿的措施,可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的评价结果可知,本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地表植被,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会造成区域部分生物量损失,但对整体的影响不大,施工期和植被恢复期间将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土壤侵蚀量,但项目建成后,将及时采取植被恢复等生态补偿措施,以保证区域植被生物量等不会减少;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施工期噪声及风机运行噪声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小,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收入影响较小。风电场建成后,可为区域增添了色彩,构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将风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本项目运行后,如果风电场区能够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种植灌草,恢复植被,不仅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起到以点代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风电场区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
5、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十三五”期间我国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废气为SO2及NOX,废水为COD及氨氮。本项目属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冬季生活采暖采用电采暖,废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周围的草地。故不需再申请总量。
6、综合效益分析结论
本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进行发电,既没有燃料的消耗,又没有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可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风电场本身的建设和运转,给当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风电场运行的收入,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税收;同时风电场的建设也将成为旅游景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综合效益显著。
7、防护距离
由于国家目前尚无风力发电项目的噪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但为了保护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及不影响风电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本评价建议风电机组周边300m为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
8、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白城市通榆县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经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其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本风电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建设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