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24 08:05:00
收藏
【办法新 招法灵 做法实】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国务院“免督查”

  2020年4月11日,对于通榆来说,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日子——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批准通榆县退出贫困县行列。至此,通榆县实现了“户退出、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为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到一个月,于5月5日再次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通榆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吉林省唯一一个危房改造工作“免督查”县,从危房改造被上级担心的县份到国务院“免督查”县,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奋斗的成果。

 

  一直以来,通榆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突出把危房改造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招法,破译了危房改造的“密码”,开出了危房改造的“良方”,找到了危房改造的“金钥匙”,仅仅用125天就让8777户村民搬进了安全新房。创造了平均每天就有70余撮安全新房在通榆农村建成的“通榆速度”。截至目前,通榆县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4108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7.55%,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了住房安全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的“双百目标”。2019年9月,通榆县作为代表在吉林省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获评吉林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文化网等各级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所取得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县委的统筹谋划和科学决策,得益于政府的高效作为和强力执行,饱含着全县党员干部的坚韧担当和默默奉献,凝聚了全县上下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图为:县委书记李德明深入危房改造现场督战

  从“孤军奋战”到“群策群力”,让脱贫攻坚效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进的快慢、工作成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责任是否压实,任务是否明确,只有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才能确保其快速高质推进。坚持高位统筹。县委书记亲自对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通榆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补助对象及认定程序、建设及补助标准、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供政策遵循。加强调度协调。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周例会集中听取全县危房改造开展情况,发现问题会上研究解决方案,不留死角,不留问号。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碰头会、调度会、部署会,研究解决施工、材料、人员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确保流程合理,施工有序。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平台着力扩大宣传面,特别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督察组作用,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危改政策,有效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促使农户自觉承担危改工程职责,工程队自觉履行合同协议。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上下联动,有效破解了农村危房存量大、分布广、时间紧难题,啃下通榆危房改造这块“硬骨头”,凝聚了危房改造的“通榆力量”。

 

  从“大水漫灌”到“顺藤摸瓜”,让改造对象更加精准无误。要想给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将农村危房无条件如期清零,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敲定思路、确定办法、完成任务。创新提出“10000-1=0”工作理念。通榆的住房情况十分复杂,存在户在人不在、与父母(子女)同住等多种特殊情况,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应改未改、错改漏改的情况。为实现短时间内将全县所有危房数量全部统计上来、将改造户的身份核准定细的目标,以确保建设取得一户不落的效果,县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了“10000-1=0”理念,将“落下一撮危房没有建设,即便建设10000撮,工作成果也是零”作为检验建设成果的尺子,确保了危房改造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创新确定“以户核房”摸排办法。摒弃了以前那种见危房就改、见破房就盖的错误思想,以乡镇为单位成立16个核查小组,以户口为基础,一核身份,二核住房,开展拉网式、无遗漏地核查工作。首先核查身份是否符合要求,之后再对符合身份农户的住房进行安全确认,由县住建局对所有农户砖平、砖瓦住房进行安全认定,认定安全的出具《安全住房核验报告》;对所有土房、一面青、彩钢房、窝棚房聘请第三方有资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等级鉴定,鉴定安全的,出具安全鉴定报告,鉴定属于危房的,列入危房改造计划。“以户核房”成为摸清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创新实施“动态核查”工作机制。核查工作实行动态制,对因突发恶劣天气或其他意外临时产生的危房,随时核验、随时列入改造计划。通过三轮反复的“以户核房”,最终精准确定了共有8777户危房需要改造,有效保障了应改尽改、一户不落,开启了危房改造的“通榆模式”。

图为: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振兴现场查看危房改造质量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让建设任务如期保质完成。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旨在让农民搬进安全新房。面对国家要求时限紧、夏季降雨频繁等诸多困难,通榆县在危房改造项目施工和质量监管上大胆尝试,再出新招,力求高质量、高效率按时限标准完成改造任务。采取“以房定队”的施工方式。首先,打破常规办法,变以往把每个乡镇的危改指标承包给一个或几个施工队,为几个或几十个施工队包一个乡镇,科学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彻底杜绝以往因工程队伍少而集中造成的工程延误。其次,让16个乡镇各自算账,按照交工速度合理给施工队安排指标,采取大兵团作战、化整为零的办法,本着不能让施工队白得利益,也不能让组织为他们的低效率买单的原则,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这样既保证施工队伍“吃得饱”,又保证工程进度能够完成。在危房改造最高峰时共投入施工队伍985个,投入施工力量1万余人次,“以房定队”的创新办法在危房改造过程中迅速见效,一幢幢崭新的住房在通榆遍地开花。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研究制定了《通榆县危房改造竣工验收实施方案》《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标准》,组织专业人员成立验收队伍,按照“建完一户、验收一户”原则,采取查阅文件资料、比对农户档案、检查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系统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不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坚决拆除重建。危房改造期间,全县共下达整改通知单350多份,拆除重建120余处,切实保证了改造户的利益最大化,让改造户最直接的感受到党的政策关怀。通过采取挂图作战、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的模式,通榆用三个月完成了2019年7223户危房改造任务,半个月完成了2020年1554户危房改造任务,再创危房改造的“通榆速度”。

 

  从“单梁框架”到“双梁保险”,让危房改造成为民心工程。全面打好通榆危房改造这场硬仗,既要保证高效率建设,保证住房质量标准,又要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双保险实现百姓安居梦。针对通榆土地沙化严重,即使盖房打下再坚固的地基也会在雨季后出现房屋开裂、下沉这一现象,创新性提出了“下有地梁、上有圈梁”的危房改造建筑新思路,新改造房屋全部都采取“双梁模式”,相当于给房屋上了“双重保险”,建出了安全住房的“良心工程”“民心工程”,不仅破解了多年影响通榆房屋安全的难题,还让农村居民住上安全、实用、满意的房子,实现了祖祖辈辈的安居梦想。加强监管拧紧责任链条。构建“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包保部门包户”的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危房改造责任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压茬推进工作任务。在危房改造施工期间,实行日调度、日排名、日通报制度;成立质量进度督导专班,为每个乡镇配备3名专业监理,加强专业质量监管;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印发了7万余份危房改造联系卡,将房屋质量举报电话印在上面,坚决防止出现“赶工期不保安全”“为进度不管质量”的现象的发生。贴心设计满足不同居住需求。在工作思路上和工作招法上寻求创新和突破,针对不愿“拆大建小”的改造户,采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的方式,先是与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为改造户设计了8套新房户型,结合其自家情况和人口多少,合理选择居住户型。本着把好事儿办好的原则,尽量满足改造户的需求,针对人口多的改造户,又研究通过每户给予增加补助4000元、配建辅助用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面积不够的问题,打造了一种新房建成后就能“拎包入住”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危房户改造意愿,打造了危房改造的“通榆标准”。

 

信息来源:中共通榆县委办公室